本报徐州讯11月11至12日,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江苏师范大学主办,江苏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国际合作交流处、文学院承办的“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师范大学举办。 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方忠出席活动并致辞,他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认同,成为一种具有前瞻性的关于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理念。华文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华人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华文文学的地理版图不断拓展,已成为一股无法忽视的创作力量。此次会议就是期望深入探索这一文学现象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丰富关系,发掘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华文文学中的传承、表现与传播,由此进一步研究华文文学的多重内涵和深刻价值,这对于推动华文文学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白杨认为,华文文学与中国大陆文学共构了华语文学共同体世界画卷,共同书写着文学世界人类命运一体的追求和向往的图景。华文作家处在多重文化之中,他们用文字诉说着怀乡情绪,书写着在地的奋斗与艰辛,用世界公民的视野,用超越国族与民族的界限,去叙述自我的生命历程,展示寻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在讲好中国故事和世界故事中,促进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 会上,《2020-2022海外华文文学精品集》新书首发,丛书主编方忠,丛书顾问、作家卢新华,作家出版社总编张亚丽共同为丛书发布揭幕。该书精选了2020至2022三年来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的优秀作品,共分为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三卷,所选范畴包括亚洲、北美洲、欧洲、澳洲等地区和国家的华文作家,年龄层也老中青三代作家创作并选,展现了不同文化语境下海外华文创作的新特征新面貌,呈现了不同文化视域下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景观,反映了中西文化在经济、思想道德、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交流交融。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同步举行,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娄峥嵘宣读了成立世界华文研究中心的文件,方忠和卢新华共同为中心揭牌。 在为期两天的主题研讨会中,来自海内外的七十余位作家、评论家就“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围绕“华文文学的发展趋势”“华文文学的经典化”“华文文学与中外文学传统”“如何抵达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的共同体”等议题展开、深入,对华文文学的创新与嬗变、困境与前途等诸多问题进行富有建设性的探索。 在中华文化、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过程中,华文文学是一座桥梁,对推进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提升中国文学影响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次会议为更好地推进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将促使更多的华文作家和研究者,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贡献力量。本报记者 何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