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综合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湖北作家汉江行”活动举行

本报武汉讯  绵延1577公里的汉江作为长江的最大支流,是汉民族母亲河,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称“江淮河汉”。汉江自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泉涌而出,东流至陕西汉中等地,经湖北丹江口、襄阳,顺流而下,在武汉汇入长江。

为了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长江大保护、助力长江流域综合治理而贡献文学力量,引导鼓励湖北作家走进主题文学创作现场、书写更多更好的有汉江元素、长江文化、荆楚风格、中国气派的精品佳作,湖北省作协日前组织开展“湖北作家汉江行”活动,从湖北武汉出发至陕西宁强县,辗转鄂豫陕三省2700多公里,沿汉江实地踏访采风,并与陕西作家开展交流座谈,共话汉江人文历史与新时代文学主题创作交流。

据悉,此次采风活动由湖北省作协主办,湖北省作协文学创作院承办,湖北省水利厅河湖长制办公室、陕西省作协文学院、陕西省汉中市文联协办,是文学“新鄂军”的一次集中亮相。包括湖北省作协签约专业作家和签约作家、水利文史专家学者等二十余人的采风团一行沿江而行,溯源探访母亲河汉江源头,踏访襄阳、十堰、丹江口、旬阳、汉中、勉县、宁强等地,参观考察、实地踏访襄阳古城、丹江口南水北调水利枢纽、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荆紫关明清古镇、陕西省旬阳市汉江航运博物馆、旬阳市蜀河古镇、勉县诸葛古镇、勉县武侯祠、宁强县羌文化博览园、汉江源等水利人文景观。

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会长、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玉堂应邀做客“荆楚文化讲堂”,以《汉江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为题讲课。

参与活动的作家表示,此行感受母亲河大美,感受当地风土人情,积累素材,寻找灵感,收获颇丰。湖北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古新功总结指出,汉江不但是大自然在神州腹地的神奇呈现,更是穿越古今、文脉绵延的人文之江。作家们融入自然,感受博大灿烂的汉江历史文化,感受汉江流域日新月异的新发展、新变化,采风之行收获满满,必将激励大家创作出更多更好具有汉江元素、长江文化、荆楚风格、中国气派的精品佳作。

陈智富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文学报